在中美贸易摩擦和反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,中国有必要与同样是世界大国的南方邻国印度加强合作,共建“喜马拉雅共同市场”,推动两国的战略合作迈向新的地缘高度!
节选自 | 安邦智库产品综合
图片来源于网络,尊龙凯时人生就博的版权归作者所有
当今的世界,是一个在地缘政治上更加“破碎”的世界。过去清晰的东、西方阵营分野,在苏联解体后出现过一次大变局。
如今,因为西方世界的自我裂解出现了又一次重大变局。反全球化浪潮不断涌现,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正在从国际事务中退缩,欧盟与美国的传统同盟关系出现结构性裂痕,英国脱欧加剧了欧洲的分裂……
世界的“破碎化”带来了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,也使得正在崛起的中国增加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性。
作为独立智库的安邦咨询(anbound)认为,国际形势的变化整体上对中国有利,中国能够在全球经济和其他重大事务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,以及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如何做?
一直关注安邦智库的读者也许有印象,安邦智库在之前提出世界上存在三种战争形态,分别是热战,冷战,商战。
热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的白热化战争,飞机大炮,血肉横飞,战争的目的是遏制纳粹德国赢得世界新空间的努力;冷战是苏联模式下的苏美对抗,阵营清晰,铁幕之下,苏美壁垒的对抗,最后以苏联阵营的分崩离析而告终;商战则是当今世界以及未来世界的战争,这是一场有关世界市场及其影响力的空间对决。拥有市场空间的一方,将赢得世界优势,失去市场空间的一方,将会退出世界舞台,甚至进而分崩离析。
因此,一个具体的战略是,中国应该发挥经济方面的优势,以“共同市场”为载体,争夺市场空间,来拓展和改变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格局。
那么什么是”共同市场“?
01 “新丝绸之路共同市场”
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是”新丝绸之路共同市场“的提出者,也是最早研究经济与地缘政治关系的学者,和同时代的学者不同,他对新丝绸之路始终抱有支持的态度和立场。
陈功认为,虽然长期以来在西方视角中,中国都是他们眼中的“新兴市场”,但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审视问题,从中国本体的角度出发来看待“新兴市场”,而不是盲目跟随西方的目光,那么我们就会发现,“新兴市场”的定义恐怕需要重新改写。
对中国而言,具有高度价值的新兴市场,实际是中亚、中东、非洲、印度和东盟国家,这是中国的“新兴市场”。而这一线恰恰是古代的“丝绸之路”,也是国家领导人强调指出的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。
如果中国现在能和新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建立起一个共同市场,陈功称为”新丝绸之路共同市场“,那么“国家利益”就切切实实地落了地。对于当前处在经济发展十字路口的中国来说,推进和这些国家的合作,把共同市场空间的拓展上升到战略和政策层面,这对谋划国家利益无疑是很有帮助的。
所谓共同市场,就是共同的市场空间,共同的秩序,共同的法律,共同的策略体系,有超国家机构和组织来负责执行。在“新丝绸之路”的战略构想中,中国应该推动实现的目标就是建立共同市场。一旦这样的共同市场构建形成,对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。
这种情况下,中亚各国对中国的向心力会越来越被强化,对新疆的“维稳”问题肯定是有好处的,等于在边境外围就帮你解决了问题,因为共同市场成员的共同利益是跟中国的利益绑在一起的。我们应该先把政治问题放在一边,重点关注和发挥好共同市场的作用。
有了这个共同市场能做什么呢?
第一,市场繁荣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,但又无关。基础设施是条件,有了条件还要干事才行,所以市场的繁荣靠的是五行八作,靠的是民营企业的大批进入。
因此,共同市场的建设可以解决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问题,这等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大市场!对于国有企业来说,基础设施建设依旧是他们的天地,但他们可以后继无忧地搞了,因为这些国家经济的起飞,为搞基础建设项目保了险。
第二,中国政府可以脱身于项目外交。在政府缔造的共同市场框架下,具体怎么做是市场的问题,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,都可以按照市场的原则去操作,这样就不会动不动把政府卷入进去搞项目的事情了。
这样考虑并不是幼稚,西方国家的政府也涉及到项目,但人家是在有了基本的大原则框架的基础上来干预的,我们则是直接就事论事的谈项目,两者是不一样的。退一步讲,万一项目搞砸了,那也是企业的事情,与中国人无关,与中国政府无关。
第三,中国该有一片自己能主导的区域了。中国现在参加的国际组织都是为外人主导的,谈判过程难过得不得了。毫无疑问,中国要有一个自己能够主导的共同市场,否则就没有什么意义了。
第四,有利于中国掌握地缘战略筹码。新丝绸之路共同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共同市场,美国愿意参加,欢迎;日本愿意参加,欢迎;俄罗斯愿意参加,也欢迎。包括中亚五国在内,都可以加入进来。
关键是,无论是谁,都得按照共同市场的框架协议来办,都得按照中国的原则来办事。这个时候,中国讲话就有分量了,就像一个大国了,真正有了自己的核心利益集团,大家的利益绑在了一起,内部有制衡关系,超越了各国的党派之分,国别之分。
此外,建设共同市场还涉及到人民币的国际化、中国的老龄化、劳动力成本和效率等多种问题,对中国有很多实际的好处。
作为地缘战略专家,陈功多次指出,中国东部和东南部的各个国家,大家都想的是“借中国的火儿,点美国的烟”,或者说“靠美国的枪,拿中国的钱”。陈功相信,中国必须得按“新丝绸之路共同市场”来办,重构了一个发展体系,才能有机会借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核心国家。
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中,长期追踪研究地缘问题的著名地缘政治学者、安邦咨询(anbound)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,印度可能在中国新世纪的地缘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。
02中印战略合作应该迈向新的“地缘高度”
中国与印度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。两国在地缘上相近,分别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北两侧,是有着1700公里共同边界的邻国。在漫长历史中,两国也有过密切的宗教、文化和艺术上的往来。
但在近现代,两国在地缘政治关系上却十分微妙——中国与巴基斯坦保持了长期友好关系,与印度的关系则是对立、猜疑多于合作、信任。然而,在动荡的世界里,不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看,中印的疏离对两国来说都是一种损失,是一种战略上的疏忽。
在安邦咨询的智库学者陈功看来,世界形势的变化为中印提升双边关系提供了契机和压力,我们主张,中国与印度应该寻求更为紧密的合作,要着眼于全球市场考虑喜马拉雅区域的多边合作,推进建立“喜马拉雅共同市场”,将双边战略合作推向新的地缘高度。
从地缘的角度看全球市场,喜马拉雅区域有两个对世界市场影响巨大的大国市场,一个是中国,急于稳定已有的经济奇迹;还有一个是印度,正在寻求经济起飞,让自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大国。
在世界的大型经济体中,其实中印两国都属于“另类”国家,与那些基督教国家不是一回事,均寻求保持一定的独立地位,坚持走自己的道路。
中印两国的发展节奏并不相同,中国起步的早,印度起步的晚,但更有后劲。因此,中国可以让更多的商品走向印度,同时也鼓励尽量多的印度资本持有中国资产的权益,进而可以分享中国市场的利益。
由于印度在药物生产方面的优势,中印两国之间的类似共同市场的那种紧密经贸安排,甚至可能让中国严重而恶性化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能解决一部分,因为药物价格一直是老龄化问题的一个重点,而印度药物较为便宜。
从基础条件来看,两国完全有建立共同市场的条件和潜力。以人口论,中印分别是全世界人口第一和第二的人口大国,2017年中国人口约13.9亿,印度人口约为13.04亿,两国合计近27亿,占世界75亿人口的35.9%。
以经济规模论,2017年中国经济规模占全球约15.4%,印度占比约3.27%,两国经济合计占比约18.67%,规模达14.84万亿美元。根据世行数据,2017年,中国人均gdp为8827美元,印度人均gdp约为1900美元。
印度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,中国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和产品。因此喜马拉雅区域的合作,非常富有经济前景,在全球市场有强大的竞争力。
中印共建“喜马拉雅共同市场”,在政治上是否可行?在我们看来是有政治基础的。中印是两个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,且同为“金砖国家”。
更重要的是,两国领袖已就此达成共识。2018年4月,国家领导人与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了非正式双边会晤,这在两国交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。
国家领导人指出,要从战略上把握中印关系,第一,中印应该是好邻居、好朋友,要将彼此视为世界力量对比变化中的积极因素,当作自身实现发展梦想的尊龙凯时人生就博的合作伙伴。
第二,中印两国的发展壮大是大势所趋,对彼此是重要机遇。第三,中印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,要正确分析和看待彼此意图。
他还提出,下一阶段,中印两国要共同做好两国全方位合作规划,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建设。
中印建立共同市场,绕不过去巴基斯坦问题。印巴矛盾由来已久,现在印巴还在克什米尔战斗,因此中印关系的发展必须考虑巴基斯坦的问题。
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,巴基斯坦对于中国的要求,有经济的,也有政治的,也有军事的,但核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安全保证的问题。
喜马拉雅共同市场的建设,可以逐步推进,先是有限的,后是全面的,喜马拉雅周边的国家的都可以参与进去,但这个喜马拉雅共同市场有一个前提,就是和平发展。
中国一方面可以与印度进行经贸合作;另一方面,可以向巴基斯坦提供安全保证,创造和平发展的环境和可能性,最终促进南亚次大陆的和平。
标签 : 工作论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