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搞土地财政,上海松江如何连续60个月保持正增长?-尊龙凯时人生就博

不搞土地财政,上海松江如何连续60个月保持正增长?

导语

2021年6月4日,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、税务总局、人民银行四部委公布通知,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、矿产资源专项收入、海域使用金、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,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(简称“归税”)。这一工作先试点后推开,自2021年7月1日起,在河北、青岛等7个省份和计划单列市试点,自2022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征管划转工作。

在疫后经济艰难恢复、国内财政压力普遍增大的背景下,四项非税收入“归税”的政策引发了各界的关注。一个重要原因是,该政策涉及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收取方式变化。而地方关注的焦点之一便是:此次调整对于地方财政有何影响?

其实,非税“归税”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很小。在分税制改革后,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。2020年,以税收为主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.01万亿元,同比下降0.9%,而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的土地出让收入则增长15.9%,达到8.41万亿元。如果中央动了这块奶酪,对地方无疑将有很大影响。安邦研究人员要强调的是,舆论关于中央上收地方的土地出让金的说法是错误的。四部委通知明确指出,“土地出让收入等四项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范围、对象、标准、减免、分成、使用、管理等政策,继续按照现行规定执行”。这意味着,四项非税收入“归税”只是改变征收流程,土地出让收入仍归地方,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。相关收入“归税”对地方的影响,主要体现在征管将比现在严格规范,地方腾挪的空间可能显著减少,收支要按照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操作。简单说,钱仍归地方,但用钱、管钱更加严格。比如,地方政府违规返还土地出让金的做法,将会受到抑制。

——

了解更多对地方的影响,敬请关注安邦智库(anbound)旗下简报产品——「 每日经济 」本期刊登的分析专栏《非税收入“归税”对地方的影响如何?》。

——

值得提出的是,虽说本次非税“归税”调整对地方政府进行土地财政的影响是“有惊无险”,但地方政府也要注意,土地财政在如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之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确实,对一些土地财政占比高的地方政府来说,土地出让金下降的确可能造成地方财政上的困难,但这是时势使然,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。靠卖地收入可以谋一时,不可谋长远。相关地方与其担忧土地出让金下降,不如多设法发展其他产业,挖掘新的经济创新发展模式,降低自身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。

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 ——“脱实向虚”如影随形

“十三五”期间,中国整体经济处在从高速增长转向稳健的调整中。反映在城市经济发展上,有几个特点:

1. 工业发展放缓,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,在要素成本上升、制造业对外转移、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原因下,制造业在很多城市下滑,二产在经济中的占比减小。

2. 城市经济对房地产和土地财政的依赖加大,虽然在“房住不炒”的原则下国内持续进行调控,但从广义来看,城市经济与土地财政的关系依然密切,关联度太大,没有出现结构性的变化。

3. 经济的服务化程度提升,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占比普遍升高,很多城市甚至将第三产业的经济占比提高作为政绩来考核。

上述转变在全国经济和城市经济中都在普遍发生,成为中国经济过去五年的主要趋势之一。虽然这些变化可以理解为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部分,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经之旅,但不可忽视的是,中国经济的“脱实向虚”也随之发生,而且增势凶猛。当众多城市尝到了搞土地财政、玩资产游戏的甜头后,很难主动戒掉这种“毒瘾”。此外,中国的金融业也加入到资产游戏之中——要么为房地产推波助澜,要么创造出许多金融资产游戏,与实体经济的“两张皮”越来越远。

经济脱实向虚在短期内的确让人感觉很爽,靠着信用扩张,靠着资产增值,不用太多的研究与开发,无需费劲去搞实业领域的“硬创新”,不用坐冷板凳去搞辛苦的基础研究,就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发财致富,“甜蜜的泡沫”让人流连忘返,甚至在国内成为被推崇的商业文化。然而,对于身为“世界工厂”的中国来说,经济脱实向虚的毒害甚大,有着自毁根基的破坏性作用。

「 当全球化处于顺境时,世界是平的,国家之间是开放的,全球贸易、全球投资、全球知识分享、金融资源全球流动,似乎没有太大的障碍。

但当全球化处于逆境时,当地缘政治博弈重新在国家之间树起高墙时,我们才发现世界原来并不平坦,而是充满崎岖。」

这时候,掌控着技术源头的美国一发狠,还真就掐住了中国很多科技产业的脖子。新冠疫情为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提供了独特的试验场,当全球化引以为傲的供应链受到冲击时,各国的产业链顿时陷入混乱之中;当地缘政治因素高度干预经济活动时,许多缺乏产业优势的国家常常面临着非常被动的局面。

不过,在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大潮中,也有部分地方逆流而行,抵抗住了土地财政的诱惑,紧抓实体经济,紧抓现代制造业,在“十三五”期间比较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。当中国经济近两年遭遇逆全球化、地缘政治博弈、新冠疫情等多种冲击时,这些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“少数派”,就展现出它们对于冲击的抵抗力。

「 上海市松江区就是这样一个“逆潮流”的优秀实践样本。」

“逆潮流”紧抓实体经济的优秀实践样本 —— 上海市松江区

改革开放以来,松江区从农业大县转型为工业大区,工业产值一度占到上海的1/7,进出口额占到上海的1/5。但松江第一波工业大发展后来遇到瓶颈,产业能级不高,传统动能式微,以代加工为特征的工业结构面临转型压力。这种背景下,背靠大上海的松江区也转向了土地财政,房地产搞得风生水起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房地产税收一度占到松江地方财政收入的近50%。


不过,松江区没有顺着这种潮流往下走(没有随大流)。从2016年开始,松江区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进转型,试图以“改革辟路”姿态走出一条新发展之路。

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松江转型的决心:

「 当时松江的商业建设用地能卖到每亩4000万元,但为了给发展现代工业保留空间,松江提出将建设用地转为工业用地,后者的价格只有每亩100万元。仅此一项,松江在账面上就“损失”了几百亿的卖地收入。但松江以这种做法,吸引了优秀的工业投资,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、可持续的产业基础。」

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对此曾提出“公鸡母鸡论:

「搞房地产就像养公鸡,养鸡杀鸡,一锤子买卖;搞工业则是养母鸡,养鸡下蛋,长期受益。现在看来,养母鸡的路子完全走对了。」

松江的逆势转型收到了效果,从2016年开始,扭转了搞土地财政的模式,转向了发展现代制造业。经过5年多努力,松江区产业结构已经扭转,地方财政中的房地产收入从50%降到了25%,制造业占比则从26%-27%上升到约50%。  

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,抗波动、抗风险能力较强,在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,松江区成为上海各区中唯一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区,财政收入贡献在上海排名第2,仅次于浦东新区。迄今,松江地方财政收入连续60个月保持正增长,“十三五”以来年均增长12.4%;地区生产总值绝对量年均增长10.2%;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.3%;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755家,总量是“十二五”的3.7倍,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.32%。

表面上看,这是松江区在算小账和算大账问题上“拎得清”,实际上,要把想法真正落地,极不容易。既需要在吃透中央政策、认清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,前瞻性地做好战略谋划,“改革辟路”又需要在认定方向之后坚定执行,“创新求实、唯实唯干”。

安邦智库(anbound)研究人员在实地调研中发现,松江区经过了5年多的扎实工作,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,今后在面对全球和国内的复杂形势和变化时,相信松江区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上也会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。

来 源 丨 上海市及松江区相关统计公报

制 图 丨 安邦智库(anbound)

值得一提的是,松江是上海市的一个区级平台,做出了对长三角区域经济有支撑作用的工作。

· 目前,以松江为发展支点构建的“g60科创走廊”,已发展为贯穿长三角三省一市、覆盖九座城市的跨区域合作平台。

· 同时,g60科创走廊建设已经成功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。十四五”规划提出的要求是:“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,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,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”。很显然,国家从支撑长三角一体化的角度,从国家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建设方面,对g60科创走廊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也意味着会带来更大的挑战。

——

中国经济面临的转型压力,对地方经济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不小的考验。有的地方在困难中观望,坐困愁城;也有的地方在主动创新,开拓转型。类似上海松江区的成功转型实践,相信可以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创新发展案例。

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删

— the end —

用户名:
密码:
 
网站地图